想知道李想,茅侃侃,戴志康等人的创业经历

北京先先生生定制西装-北京先生活家具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

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李想

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6年。

除了互联网,车就是李想的最爱。他的车开得极猛。大伙儿一起从后海出来走三环上京昌高速。后面的车刚到三环,他已经到京昌路掉头了。开猛车的人很多,可是加速快,就免不了多刹车。但有一种快速是可控制的,跑完整个四环不用踩一脚刹车;开辆Polo在北京狂奔10万公里,一次没蹭过。这就是李想的风格,“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做阳刚的事情,却善用稳妥的手法。

其实6年创业跟开车跑一圈四环也是相似的风格,两个字:顺、稳。1999年,18岁小伙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赚了10万,这一年高中毕业、成绩平平,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理所应当”。2002年,李想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PCPOP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又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今天,当初红火一时的小熊在线、走入中关村等网站要么止步不前、要么销声匿迹,领先的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在线都背靠大媒体或大卖场资源,而势头最劲的PCPOP单纯靠内生性增长。小李想,怎么做到的?

看看这些简单品质。

李想定律:如果一个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别人200%的回报。做事要认真。李想每天都在这样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方式的受益者。比如同去参加一个新品展示,李想就要求PCPOP的文章要比别的媒体先出来,哪怕就比人家快5分钟,也许你就因此而多做功课、少睡了10分钟,但结果就是第二天所有的网站论坛都是你的文章。厂商的认可、广告投入就随之来到。

不觉得自己是个商人,自小在农村长大,这段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变得“像农民般正直”。公司每到一个发展的坎儿,就有一个得力伙伴准时加入,正因为诚恳待人,“所以这些人才都一直跟着我”。李想敢说,在所有IT网络媒体中,PCPOP是惟一一伙不跟厂商收钱的队伍;任何人收了钱会被这个团队自动排挤出去,这里有一股过于“理想”化的风气。

李想的背后有很多“老大哥”。一群三四十岁的企业家都把他当作小兄弟来看,关键时刻就出手帮忙。薛蛮子算是一个忘年交,他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做过8848的董事长。如此身价的人跟你接触,会令你觉到他比你自己的朋友对你更热情和热心。李想感叹,如果做人做不到这种境界,也就不可能拥有那样的财富。265.com看起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导航网站,但跟创始人蔡文胜接触以后,李想总结,是因为这个人特别好,这个网站才特别好。蔡能看到的层次,常人不能触及。

李想从来不喜欢课堂,他总要学习在实践中能快速使用的。需要什么才学什么,学了什么就马上用起来。但初中时候也曾经在课堂上拼命学习,就因为老师一句话的激励:“学习不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他认为这是他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中学六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要转遍石家庄所有的邮局去买一张软件,整夜的呆在电脑前搭建自己的网上王国。白天在课堂上不愿同老师同学分享的观点,晚上在互联网上可以敞开自由地表达、遭遇到强烈地碰撞,在争执或者认同中被不断记录、被不断成就。“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传统的教育被抛开了。”

父母是当地艺术学校的老师,家教宽松。李想儿时被送往农村,在乡间长大;中学时跟奶奶住在一起,很少被父母留在身边。李想有一个够大的空间,自由成长。追根溯源,李想说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父母,独立是他们所施予的最重要的素质。

序言:

生于80年代

人物:

极客少侠:戴志康

MySee创业团队:舍我其谁

郑立:志立则气盛

李想:亿万身家

郑立:志立则气盛

〖戴志康简介〗

戴志康,1981年生,黑龙江人。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创业,康盛世纪CEO。戴志康开发设计的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Discuz!,开始是免费给人使用。2003年10月,戴志康推出新版本,加入新的功能和技术,容纳能力是对手产品的好几倍,那些模版体系和数据结构到今天都成了别人学习这种语言的必修技术。结果从此以后,Discuz!进入高速轨道,销售平均每个月增加30%。2003年收入几万,2004年几十万,2005年几百万。2005年,Discuz!成为社区软件领域的老大。12月,软件实施免费,向服务转型。 是中国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PHP开发者之一。从2001年起,独立设计开发出社区论坛系统Discuz! Board,至2006年,已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PHP社区论坛软件之一。

〖康盛创想〗

2004年,在北京中关村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康盛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社区技术及软件研究与产品开发,除Discuz!之外,至今已拥有包括社区博客系统X-Space、社区门户系统SupeSite等一系列社区软件产品。

响应互联网开源思想和软件服务化的全球趋势,2005年12月,康盛创想实施社区软件开源免费策略,宣布从软件销售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型,从而成为中国互联网社区软件领域第一家宣传免费及开源的企业。

由于Comsenz在中国LAMP领域的影响力,以及在互联网社区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2006年上半年,康盛创想(Comsenz)获得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商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注资;2006年6月,康盛创想的Discuz!社区论坛软件,在第四届“软交会”上荣获“中国软件十大自主创新产品奖”;同年8月,康盛创想被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杂志RedHerring评选为未上市的“2006年亚洲百强科技创新企业”。

〖戴志康的成长历程〗

戴志康同学抽中南海香烟、吃大食堂,穿件高中时代的、显得又小又旧的运动服,头发时常蓬松而翘起。也许只有看到他坐上那辆银灰色的宝马,在办公室里用灼人的眼光打量下属,或者跟VC大佬对坐谈判的时候,你才发现戴志康不是个郁闷的小青年。

戴志康,时任康盛创想CEO,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网络社区软件Discuz!的创始人。Discuz!由戴志康在2001年开发,以“个人免费+企业收费”的模式在互联网上流传。2005年底Discuz软件全部免费,转向服务。

至今,国内已经有30万个社区论坛采用Discuz!社区软件,这一数字占国内社区论坛总量的一半以上。2006年6月,Discuz!社区软件获得“中国十大软件自主创新产品奖”。7月中旬,康盛世纪更是获得了世界著名风险投资基金——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青睐,实现了首轮数百万美元的融资,这是国内第一家获得风险投资的网络社区软件公司,风险投资的进入为康盛创想今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康盛创想完全进入互联网行业,开始新的规模发展。

戴志康,上大学时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50万,如今年仅25岁的他在中关村拥有一家年营业额达500万的公司,前不久刚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成为“80后”网络新贵中又一颗耀眼的新星。

戴志康坦言,年轻的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年轻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去补救过错,但反过来讲,市场竞争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宽容你,你犯错误别人不犯,你可能就掉了。”

第一桶金

戴志康出生在大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喜欢电脑,还在上小学时没事就去鼓捣家里的电脑,从286到586,他把家里的电脑一次次的升级,编程的本领也越来越高。

2000年,戴志康考上了大学,可进了大学后,他又十分失望。“我喜欢自学,对考试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大学里陈旧的教材让我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来。”

那时候互联网火起来了,戴志康通过互联网认识外面的世界,他对把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社区有了兴趣,他想开发一套能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让即使不懂技术的人也能管理,如果有人在自己设计的社区里聊天和认识朋友,应该是一件特有成就的事情。“我觉得这种东西做起来很有意思,而且将来也好找工作呀。”

戴志康的如意算盘是,做这种软件,可以让千千万万的用户使用,将来去找工作的时候,可以跟别人说:这个东西是我做的!这样就很容易找到一个工作。

为了做软件,大二那年,戴志康搬出了学校,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软件设计好了,他取一个名字叫“Discuz!”,就挂在网上,免费给人用。

起初,这个软件是免费的,在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用户,又跟其他的同类软件产品进行对比之后,戴志康决定要对这个软件进行收费。

“我觉得我的产品在一些关键性的指标,比如速度、安全、负载能力和人性化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同类产品,而他们的产品都是收费的,为什么我的不能收费?”

收费给戴志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网上对他一片谩骂声讨,有一阵,戴志康连网都不敢上。

当时,一个软件卖五百块钱,卖了将近半年,一个也没卖出去。戴志康想,横竖都是卖不出去,干脆就涨到两千块钱吧。

提价之后,戴志康就碰到一个香港人,他想做BBS社区的一个东西,在网上找到戴志康,问他需要多长时间,戴志康告诉他一个星期就行,香港人不相信,就对戴志康说,你这个软件卖两千块钱,如果你能在一个星期之内做完,我就多给你一千块钱,就这样,戴志康挣到了三千块钱。

经历这次磨难后,戴志康的收费计划开始奏效了,“我们当时考虑,那种比较大的论坛,用了其他软件之后负载上不去,不稳定也不安全,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10月,戴志康推出新版本,加入新的功能和技术,容纳能力是同类产品的好几倍。打这以后,Discuz!就进入高速轨道,销售平均每个月增加30%。戴志康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到毕业时,他有了50万元。

创办公司

起初,戴志康想靠做软件来找工作,可没等到毕业,戴志康却成了抢手货,甚至有公司愿意出30万年薪邀请他加入,可戴志康却选择了放弃。

“当时我也非常心动,不过想一想,如果去了就要把现在所有的事情都放弃,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像我自己的一个孩子一样,是没有办法割舍的。所以不管外面诱惑再大,我觉得也没有办法动摇。”

揣着自己赚来的第一桶金,戴志康来到北京,创办了康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在跑了几十个部门,盖了五十几个公章之后,公司开张了。

刚开始招人的时候,速度很慢。“一个月面试十几个,才能招一个人,不过这样筛出来的都是真正值得一起干事情的人。”

经过两年的发展,公司从最初的几个人扩张到六十多人,其中80%都是程序员,产品份额也在业界市场内占到了50%,2005年的营业额达到了500万元。

到现在,戴志康仍然把自己的公司定性为技术型公司,他认为只有把技术做专做精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经常跟程序员说,你会十样东西也不如精通一样东西。做一件事情要非常专注、投入,哪怕一个时期只做一个事情,做到最好、最精通、最深入,做到这个领域的一流高手,或者把自己的产品做成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产品,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从收费到免费

就在公司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戴志康又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和他前几年将免费软件变成付费软件相反,他决定将已经收费多年的产品全部免费。

戴志康将公司主打的BBS零件Discuz!进行了全面免费,只在定制、技术支持等服务方面收取费用来维持公司基本的运营成本。

“这是我好几年来的一个理想,我本来想做一个大众化的、很普及的一个东西,现在产品免费后,原先想用但没钱买的这些人,就可以使用这个软件,我的用户群就可以急速上涨,这些人里面比如说有1%的人做大了,那我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我们未来的赢利模式都建立在这个庞大的用户基数上。”

免费之后,几乎每天都有1000多个网站安装Discuz!,现在的有效用户已经达到了30万左右,在中国70万个网站中Discuz!的占有率已达到了40%左右。

戴志康算了一笔账,中国现在一千个网站有600个网站是BBS的,也就是说BBS占了整个中国网站的60%、70%,“我相信我们提供这个解决方案将来会更高一些,我们估计是在80%,就是说中国有7、8万社区会成为我们的用户,我认为这个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

从收费到免费,意味着公司盈利模式的改变,从原来的单纯卖产品盈利转向靠提供产品的服务支持盈利。

“我们不是要先赚你的钱,然后再为你提供服务,而是先为你提供服务,等你做大了我们再来赚你的钱。”

二.证大投资董事长

概况

戴志康,男,1964年6月出生于江苏海门。1978年考入江苏省重点中学——海门中学。。198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主修国际金融,1985年考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继续深造。1987年进入中信实业银行总行,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1988年担任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1990担任海南证券公司部门经理;1994年创建上海证大;1998年改组证大系列公司,成立证大投资集团并任董事长至今。

简历

1978.09——1981.07 江苏省海门中学学生

1981.09——1985.07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主修国际金融

1985.09——1987.07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

1987 —— 1988 进入中信实业银行总行,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

1988 —— 1990 担任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

1990 —— 1994 担任海南证券公司部门经理

1994 创建上海证大;

1998 —— 至今 改组证大系列公司,成立证大投资集团并任董事长

茅侃侃:混世魔娃

茅侃侃,人称混世魔娃,1983年生,北京人。初中文凭,2004年正式创业,MaJoy总裁,2004年底,茅侃侃巧遇一国企老板,将MaJoy项目跟该总交流: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两个人一拍即合,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运营MaJoy,整体投资预计将要3亿。后来,茅侃侃跟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做了专门汇报

我年纪小,还难以做到通盘的权衡利弊,所以只要一个机会来了,别管好坏,就冲上去通通拿住。换一种环境,过一种体验,这不就是年轻人该干的事吗?

——茅侃侃

人生历程

1999年,北京育英中学出了一回“百年不遇”的尴尬。一个叫茅侃侃的高一男生地理会考不及格,补考,再不及格。按国家政策,他没有考大学的资格了。侃侃说,这不正好,咱就不学了。据说当时的年级主任为此头发都急白了一茬。居然出了这种人!

茅侃侃同学瘦得像一竹竿,脸色青黑,打扮嘻哈。每天睡4小时,或者两天连着一块儿睡8小时。还没结婚,可右手无名指一口气连带了两个白金戒指,一个老妈送的,一个女友送的。最喜欢去的地方,钱柜和上岛咖啡。

那几年都是这么过的:早上5点半起床,骑车10分钟去学校埋头苦干,把当天作业全部消灭掉。上课的时候就心里琢磨晚上的事儿。下午5点半放学回家,吃完饭就一个人闷在小屋里弄电脑,一直到12点。初一时瀛海威时空已经上线,申请了做一个程序论坛的斑竹,最兴奋的事就是想出各种招儿去维持论坛的发展。周末就组织活动,把论坛的人招呼到一块儿聊天。那时候,侃侃带着校队横扫北京市的计算机比赛,遇不到对手。初三又迷上了山地车,每天放学后玩山地车到晚8点,然后再弄电脑,到凌晨2点。

茅侃侃的思维习惯和行事作风就是在这个阶段成型的。他基本没有跟同龄人打交道,网上打交道的人都比他大个七八岁。一块儿玩山地车的人也多是有工作的青年人,大家谈的东西就是要做什么样的生意,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很实际。除了那些表面化的嘻哈打扮,侃侃的思考和行为要比实际年龄老道得多。好多网友在见面以后,怎么也不相信跟自己网上聊天的竟然是个17岁的小男孩!

2000年,他连考了微软和思科的计算机认证,拿着这两个招牌在家网站谋了个月薪3600块的职位。接下来三年里,足足换了有一打工作!从小网站、游戏公司、电视台、一直换到政府事业单位;从研发、策划、市场、宣传一直做到节目制作。还自己开了家公司,给人家外包研发项目。这些年真是吃尽了苦头,把自己积蓄的20多万都当学费赔了进去,当然也见识到了各行各业、各阶各层的“道道”。

2004年底,茅侃侃又一次碰上一个曾经合作过的国有企业老板。当年为他做项目,从后台数据处理到市场推广策划,效果超出了老板的预料。这一回侃侃把闷在心里想了一年的MaJoy项目跟他交流: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两个人一拍即合,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运营MaJoy,整体投资预计将要3亿。后来,茅侃侃跟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做了专门汇报。

“干什么事情,你自己选择,但只要选了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好了!”这是母亲自小给茅侃侃强调的道理。在社会上混的时候,侃侃就常想这句话。香港黑帮片里常有一句话,“既然选择了,那就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你没法退出。”侃侃说,就是这个理儿

个性

4位80后的富翁当中,茅侃侃似乎最时尚,烫卷的黑发,休闲西装,牛仔裤,手机里还时不时蹦出令人捧腹的铃声。“逛,不过很可惜,明天就要回北京,重庆的是没机会逛了。”谈到自己的爱好,茅侃侃说,由于有逛的爱好,他每月的花销比其他3位似乎要多一些。“不多,两三万吧。”侃侃说得很轻松。

侃侃语录

-“生活的意义就是我现在还活着,我特别怕,我想活得相对舒服一点,就会去抗争。”

-“千万别上什么培训班,那是在浪费时间,学习和娱乐是分不开的。”

-“我是一个不善于沟通的人,最擅长的是和女生打交道。”

-“北京很多大学的学生会都是官场,我特别讨厌看到应聘简历上有谁写明是‘××学生会’的。”

-“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开车去大学校园,找找念书的感觉,但要是问我还会不会继续深造,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时间不会倒流。”

-“北京是一个讲潜规则的地方,讲究公司和人的政治背景,工作效率低,上海的创业环境相对公平。”

-“人做每件事情都要考虑好供需平衡,包括谈恋爱。”

-“重庆这个环境我感觉太好了,解放碑是一个适合娱乐的地方,这能够让一个人尽快成熟。”

去韩国留学需要做什么准备

韩国留学,不需要带特别多的东西。只带一些必备的用品和几身换洗衣物就好。像被褥这些,还有洗漱用品,都可以到当地的超市购买的。

留学韩国行前准备

一.行前准备:

1.护照:护照是证明一个人的国籍身份的国际性身份证,要妥善保管,以免丢失,应把自己护照的颁发日期和号码复印一张备用,以便万一丢失,补办时能提供详细资料。2.衣服:国外的学生一般穿着简单,休闲为主,韩国四季气候与北京相似,各季上下温差3-4度,请以此准备衣装。鞋:皮鞋,运动鞋,旅游鞋,还有拖鞋各带一双就行了。书:带韩中、中韩词典,中英文词典。带几本介绍中国旅游胜地的书给国外的朋友们,书中介绍的名胜古迹对学习语言有很大的帮助。3.现金:学习期间所需学习生活费,按国家有关规定携带一定数量的本外币出境。美元可以在韩国指定银行开外汇存款帐户,人民币在韩国不能开外汇存款帐户,但可以在韩国指定银行兑换韩元。4.电器用品:韩国的电压是220V,电源插头和国内不同,为圆柱型(德国标准),如有随身电器,自备转换插头。5.生活用品:牙膏、牙刷、洗发水可少量携带备用品,其它如照相机、计算器、闹钟、文具、中国传统的工艺品等等,可自行选择携带。6.笔记本电脑7.系统光碟二.饮食:韩国饮食以生冷烫辣为特点,主食米饭为主,面食较少,喜饮冷水。三.出行1.首次出行:(1)中国出境手续:护照、机票、出境卡、身份证(第一次出境必须带身份证)。持短期研修签证,必须购买一年有效的往返机票。(2)韩国入境手续:护照、入境卡。

2.日常出行:(1)出租车:韩国普通出租车起价为1300韩元,每公里约2000韩币左右。(2)公交车:前门上车时投币或刷卡付车费,后门下车,提前按铃提醒司机。市内车费约300-600韩元,远途车费约1300-1500韩元。(3)地铁:根据路途远近600-1100韩元不等。

3.其它:(1)电话卡:磁卡分为3000韩元,5000韩元,10000韩元面值三种,另外还有IP卡可拨打国际长途电话,打往中国一分钟3角-7角人民币。(2)货币:纸币:1000、5000、10000,硬币:10、50、100、500。(3)禁止携带物品:按中韩两国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韩国特别严控肉类制品入境(牛肉,羊肉,鸡肉,猪肉),违者重罚。

4.行李:托运行李30公斤,手提行李5公斤(北京出境,持学生票;其他城市依各机场航空公司规定执行)剪刀等锐器、洗发水等液体放到托运行李里。

5.首次出国应备物品枕巾、被罩、洗衣粉(一袋)、洗衣皂(几块)、香皂(2块)、洗发水(一瓶)、消炎药、感冒药、含片、晕机药、创可贴等常用药、电转换插头(一个)、插线板(一个)、笔、本、纸(均少量)、照片(彩色、黑白均可)一寸、二寸若干张

3813评论分享举报

芥末留学

为梦想出发,留学不留憾!2019-05-20

①去韩国留学的条件:

韩国大学宽进严出。说条件基本都是签证那一套,高中毕业,初中高成绩及格就能去,签证要办下来,你跟韩国的学校联系,他们会告诉你怎么办理,或者找中介也可以。一般都需要一下材料:

1.个人身份证、护照的原件和复印件

2.户口本复印件,户口本内所有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父母在职证明和收入证明(原件、复印件、公证书)

4.存款证明,中行存款10W人民币,冻结半年以上.(户头父亲或母亲)注意!不要给原件!只要复印件和公证书!

5.曾经就读学校的成绩证明,最后毕业学校毕业证,毕业学校推荐信。(原件、复印件和公证书)

②去韩国要先上一年语学堂:

就算是已经有了韩语四级证,韩国这边的学校也会要求你,在他们那读韩语学堂,为的是熟悉韩国生活,时间是半年或1年。如果没有四级证,需要考过韩语4级才能入学,有些学校韩语不行,英语过6级或者雅思分数达到要求,也可以。

③上了语言学校再报大学吗:

差不多是这样,韩国招收留学生的大学,大都有留学生语学院,比如你在A大学读语学堂,读了半年然后考过了韩语四级,然后你想去B大学上学,和B大学申请一下就能直接进入本科。

如果你在A大学,语学堂读了1年,没有过四级,A大学也有可能让你入本科学习。这跟A大学的政策有关系,可能会对在本校读语学堂的留学生,降低入学要求。

④去韩国留学的费用是多少:

韩国大学当然是,国立便宜,私立贵,而且所在地域不同,消费也不同。一般国立大学,学费是一学期1万人民币到2万人民币之间。私立大学,则会翻倍甚至更多。

根据地域不同,一学期的消费一般是,1万人民币,到3万人民币。看你怎么过日子了,能造的10万都不够,节省的2、3万就行了,对自己狠的,1万就够。

⑤成绩方面的要求

成绩没啥要求,基本初中高的成绩及格就行(成绩证明自己弄好,去学校盖个章就行,分数弄得好看点就行了)。会考成绩也要求全在C以上(就是及格),极个别大学要求高考成绩500分以上(我只知道当时全南大学这么要求,首尔大学都没这个要求,只是首尔大学不提供宿舍)

⑥其他注意

其他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问题中的几项材料,最好多准备几份,因为从语学堂入大学的时候,也需要其中很多材料。

你好我觉得需要带很多东西,毕竟一个人在外闯荡,没有父母的庇护,需要准备是必须的。我罗列了以下几方面。

一、服装:

①上衣:毛衣,T恤,衬衫,背心,薄外套。带的不要太多,带肯定会穿的,能跟带的裤子,外套,鞋子搭配的起来的。

②小西装一件,休闲厚外套一件,大衣一件。

③裤子:牛仔裤5条。

④鞋子:球鞋2双。皮鞋2双,一双平跟一双高跟。靴子一双。

⑤内衣袜子等多带点。

⑥帽子,围巾,手套。

二、材料文件:

①护照复印件1~2份,记住颁发日期和号码,以便丢失后补办。

②身份证复印件,把原件留在家中,带出去也没用。

③证件照,各个尺寸的都带些。

④医院诊断书或处方签,方便全面的治疗。

⑤飞机票。确认好机票日期和英文名字是否正确。

以下材料是到韩国后需办理的:

⑥国外长途电话卡。手机带过去的也不能用。在韩国购买。

⑦外国人登陆证。要在一个月内办好。

⑧大学生学生证。学校会在一个月内办好给你。

⑨医疗保险。到韩国后询问老师如何办理。

⑩当初申请签证和学校时所提交给中介的材料可再带一份,如果你想要到韩国后再申请别的学校转校的话。

三、生活用品:

①杯子,牙刷,牙膏,毛巾。

②沐浴露,沐浴球,洗发液,化妆护肤品。

③面纸和女生用品若干。

④洗衣粉。据说这个在韩国很贵,但我平时也不用洗衣粉的,所以带一块洗衣皂就可以了。等用完的时候自己应该也会找的到超市购买了。

⑤镜子,梳子各一把。

⑥指甲刀。

⑦拖鞋。凉拖和棉拖各一双。

⑧雨伞。

⑨筷子两双,勺子一个,饭盒一个。

⑩衣架和小挂钩。可以少带几个就可以了。方便刚到那以后用的。

⑾德国标准转化插座,万用插头,6眼拖线板,网线。

⑿小闹钟一个。

⒀***袋,超市购物袋。据说在韩国这个也很贵。反正小就带着了。而且在韩国的超市买东西好象那个塑料袋要自己花钱买的,所以自带个购物袋过去吧。

⒁床单,被套,枕套,一条薄的羽绒被。被褥就不用带了。学校不提供的话可以购买。

⒂各种药品。感冒药,腹泻药,消炎药,维生素,创口贴等。

四、学习用品:

①朗文英汉大字典,商务出版社的韩汉双解字典。

②自己喜欢的中文书和重要的专业书籍。

③各种笔,本子,等文具。记事贴,固体糨糊,胶带纸。

④计算器一个。笔记本电脑(不计算在托运重量中的)。

以下是建立在po已经拿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办好签证,买好机票的前提下:

首先,向航空公司确认自己的机票是否可以办理留学生机票,一般来说提供录取通知书和有效的留学签证,航空公司都能办理留学生机票,这个机票就是加少量的钱增添一个行李额,国际航班的行李额一般都是有严格限制的,第一次去韩国就算规划好,也难免会在父母的关爱下带很多不是很必要的物品过去,所以为了避免在机场手忙脚乱的掏行李,提前办理留学生机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当时是选择南航,记得是可以多带一个23公斤)

然后就是一些必要的物品了,首先是各种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护照,签证,各类通知书,检测证明等,这些东西装上就是几张纸的重量,在韩国复印不仅贵,而且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复印店,或者不知道怎么说,真的会是一件很闹心的事情。

转换插头和插线板,这两样东西其实在韩国是买的到的,但是转换插头不好找,插线板贼贵,而且要是刚去没有固定住所,要先暂住青旅或者宾馆酒店的,有这两样东西最起码能帮助你平稳过渡一下,一到住处先给手机充电宝笔记本iPad插上电,难道不是标配嘛哈哈哈。

银联卡和少量现金,其实我更建议去韩国之前现在中国银行兑换点韩币,虽然汇率不太友好但最起码是一颗定心丸,手里有点钱到哪总是不慌嘛,据我所知中国银行提前一天打电话预约一下就好,换差不多50万韩币(约合RMB3000)即可,多了也没必要,手里一把现金过去以后你会发现其实也不怎么用得着,银联卡哪哪都可以刷,韩国各大银行ATM机都可以取钱,都有中文选项。

然后就是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这个完全根据个人情况,有些人喜欢准备的充裕一些,有些人可能就只带一周换装梳洗的物品,友情提示,韩国衣服鞋子好看的很多,没必要带太多,生活用品超市和daiso都有,也不贵,去了买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有慢需要常备药的,建议准备一些,药品这种东西采购难度太大,而且韩国未必能买到适合的药品,去医院看病一下就能花去大几千,所以一定要准备药品。我不知道现在韩国机场对药品有没有什么限制,但是听说过有朋友带了很多药过去在机场被查的,建议感冒发烧这种药不要带太多,你会发现你的身体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坚强许多,哮喘这种必备药可以附上医嘱,这样一般别人也就不会说什么了。

关于吃的东西,以我的经验,刚开始去的时候基本不怎么会想念家里的食物,在韩国把想吃的都吃一圈,也能过去个把月了,所以暂时可以不用准备什么吃的东西,以后要是往来韩国,可能需要准备一些调料,火锅底料什么的,这种东西虽然中国食品超市都能买到,但是价格贵而且中国食品超市也不是遍地都有,采购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可以在以后适当的带一点(前提是会在家做饭啊哈哈哈),切记肉类不要带,肉干肉脯各种卤制品火腿肠奶奶做的肉包子什么的,这几年韩国机场查的越发的严格了,之前还可以没收警告一下现在基本是逢抓必罚,而且罚的超级重,为了那几口吃的真的没必要冒这个险,不要抱侥幸心理,机场的狗可都是训练有素的。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祝一切顺利

身价过亿却赔个精光,怼人怼到热搜,“毒舌”李成儒的肆意人生

李成儒这个名字第一次上热搜,

还是在节目上和郭敬明battle

郭敬明组的演员演了打着校园暴力的旗号

实际上和内容并没有什么关系的《悲伤逆流成河》

李成儒看不下去,直接吐槽为什么现在的电视剧都在谈恋爱

难道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搞对象里那点破事吗?

家国情怀,志人义士,那么多东西可以写可以演

我们的年轻人难道满脑子都只有恋爱吗

面对李成儒的诘问

郭敬明使用了惯用杀手锏——诡辩+扮可怜

其次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东西,但是请不要阻止别人喜欢它,存在就是合理的。”

舆论一边倒向小四,第一次李郭大战以郭敬明的胜利而得终

第二年李诚儒继续参加了演员请就位

知耻后勇继续大战郭敬明,李诚儒第二次上热搜

还是因为郭敬明面对何昶希车祸式面瘫表演

不顾众人劝阻,一定要给何昶希s卡

李诚儒再次批评郭敬明不应该随心所欲

郭敬明又用了和去年一样的招数

说出一大堆道理后,总结:“存在就是合理。”

但是李大爷已不是当年那个大爷,

这回李成儒学精了,提前做好功课

气定神闲地回怼郭敬明:

“你那句话本来就是错的,原话是这样的,

存在是有原因的,后来以讹传讹,就变成

存在是合理的,他的表演水准的问题 ,

不是你可以随性而来的。”

这一次观众们纷纷站队李成儒

于是李郭大战2.0,是李成儒取得了胜利

在这个节目里,其他几位导师没怎么用心

完全就是来捞金来了,随便指导指导

这只是一个综艺,节目过得去就行了。

李成儒不一样,在这个节目里有啥说啥

批评流量扭曲市场审美,批评演员演技浮夸

不留一点情面,还贡献了:

“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刺喉”的三如场面

正在网友力挺时,李大爷功成身退,

不为五斗米折腰,退出录制了。

两次和郭敬明的争论中,不难看出

李成儒是一个老式古派的读书人

从李成儒字正腔圆的口音里,不难听出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京片子

从小在故宫旁边长大

小时候放风筝,一不小心,

风筝就能挂故宫西南角上。

从小热爱艺术,喜欢为艺术献身。

看见杨洁导演拍《西游记》

就让杨洁导演好歹给他安排个角色。

实在没有合适的角色,李诚儒就去做场务。

沙僧的扮演者,还是李成儒推荐给剧组的。

虽然热爱表演,

但李成儒当时的心思不在舞台上,

拍完《西游记》后,李成儒下海做买卖。

倒腾过苹果,带鱼和服装

生意很好,每年都能挣五六十万。

90年代,没几个人骑得上自行车的年代

李成儒老师已经开上大奔了

1991年,李成儒通过做生意兼炒期货

赚到了上亿资产,一下成为有名的公子哥

在西单开了最大的鞋城,服务员就有一百个

就是当年有名的“特别特”鞋城

李大爷年轻的时候就很会搞宣传

招服务员在北京登报选美,

标准是演员和空姐那样的,肤白貌美大长腿

工作服按空姐的标准定制,最后选中100人

店铺广告语:

“特别的舒服,特别的质量,特别商品,给您特别的满意”

传遍北京城大街小巷。

店铺选在北京的黄金地段,一时间成为北京最火的鞋装城。

那是李成儒最风光的几年

在昌平的房子能种500棵樱桃树,家里有够几百人吃饭的锅。

当时人们的平均工资是两百元,

李成儒在外汇仓库里放着的,是1300万,美金。

因为颜值在线(李老师当年还是有头发的)

身价过亿,一跃成为“京城四李”之一

吃穿用度上,马上层次就起来了。

开奔驰宝马就不用说了,

穿几万块一条的进口名牌西装,

配的是一万多一条的名牌领带,

穿500块一双的袜子。

李成儒客串过《大腕》,

虽然扮演的是一个神经病,

但是台词却是他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有钱的李成儒出手也很阔绰

看见一个服务生服务的不错

甩手就给人100美金。

因为自己心情不错,好几百张的美金说送人就送人

后来李诚儒结婚,娶的是大青衣

婚后有了儿子,生活美满。

但是也没有美满多久

1992年李成儒离婚,儿子判给了母亲

李诚儒的事业也慢慢走了下坡路

有钱后的李成儒没有满足,野心变得更大了

把目光瞄向了来钱快风险大的外汇

鲁豫曾经问他,有钱是一种什么感觉?

他回答说,是一种犯糊涂的感觉。

他确实在膨胀中迷失了自己犯了糊涂

1993年,美日贸易谈判破裂

汇市崩塌,他的一千多万美金人间蒸发

一夜破产

李成儒后来回忆说一夜破产是这样的感觉:

“后脖颈子往脊梁骨冒冷气,

第二天就开始掉头发。”

那一头浓密的黑发,也是在那个时候掉光的。

赔了个血本无归后,

他想过很多办法东山再起。

因为喜爱餐饮,还自创了品牌“儒家菜”

2005年在北京三环开了一家酒楼

虽然很用心的经营,但生意还是不好。

跌到谷底的李成儒想明白了:

“我反思了一年,

问我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是表演,

那我还做生意干嘛?我不做了。”

李成儒开始了全职表演

表演上他也是一个极有天分的人

当时拍冯小刚的《大腕》,

四五百的台词来一遍就能背过去

一个因为搞房地产疯了的精神病 ,被李成儒演活了。

在《编辑部的故事》里他演何必,

举手投足都是北京人特有的圆滑、

吊儿郎当,人人看得牙痒痒。

在生意上经历了大风大浪,是非成败转头空

在表演上,李成儒也一点儿都不含糊

演老舍先生话剧《龙须沟》

这个饱受心酸的老曲艺艺人的血和泪

都让李成儒演出来了

拍《重案六组》

看剧照就能知道他扮演角色的性格

四十多度的天还在横店拍戏

坚持反对演员哭戏用眼药水。

面对演技市场上的不公平,没人敢站出来说

李成儒不仅敢说,

还把《演员请就位》办成了《吐槽大会》。

吐槽演员立人设:

“想知道市场真的需要什么样的演员吗?

需要人设最好的,雇就要雇最好的话题设计师,造就造最棒的新闻,

微博直接热搜,最起码得前十往上吧?

什么结了离离了结结了又离的,全给他传上去。”

吐槽年轻演员偷懒用替身和配音:

“你戏演的不好?没有关系,

咱们文戏找文替,武戏找武替,露身子,

咱们就去好莱坞给他找个裸替。

词儿记不住也没关系,您只需要念12345。

后面咱配音给配上英伦腔,

那不是倍有面子。”

不知道夸还是骂郭敬明:

“喜欢你瘦弱的外表,和不太美丽的声音。”

看完关晓彤的表演,不急着评价

而是讲了个小故事:

京剧名家袁世海先生去看戏,

看完说:“不赖,不赖你啊。”

用幽默传达了态度。

李成儒对别人狠,对自己的亲儿子也不手软

李成儒大儿子李大海上《非常静距离》

声音哽咽地回忆了自己的奋斗史:

父母离婚后和妈妈挤在小出租屋里,

虽然妈妈的经济状况并不好,

但还是拼尽全力把自己送到寄宿学校。

毕业后自己摸爬滚打,为艺术献身。

过来一会儿,主持人提议连线李成儒

李成儒一接电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你有什么呢?你一无所有,

你只有我给你的这个生命,

你还为艺术献身,你有什么作品吗?”

在各个公开场合,对儿子不留情面:

“我不认可他,他没有任何的成就,

如果不是因为他爹是李成儒,

没人会认识李大海。”

不少人吐槽李成儒“爹味太重”

“大家长作风”“贬损儿子人格”,

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注意,没说是正确的)

中国式大家长,自己有了成就

当然是希望儿子超越自己的,

青出于蓝胜于蓝,哪是那么容易的,

不然郭麒麟早就离开德云社单干了

李成儒对儿子要求过高,儿子不能满足时,

开口就是“是我给了你生命……”

每个中国孩子,

都是在这样的说教声中成长起来的。

说李成儒大家长作风,一点儿也不过分。

但要说李成儒身上“爹味过重”,

可能就有点儿冤枉他了,

李成儒虽然心直口快,

不喜欢郭敬明就写在脸上,

人人奉为经典的无厘头喜剧他一脸不屑,

但他绝不是一个狂妄自大虽普但信,

时时刻刻都在说教别人的老头。

指导别的演员演戏,

面对杨臣刚这样的专业演员,他一点就过

也尊重其他演员的专业意见,

给没有表演经验的杨坤评价:

他很坦白地说,你模仿的不错,

我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批评完也不忘鼓励:“最后一个景,

你在风雪中握着刀。这个做的不错,

比冯小刚有样子,

你以后可以尝试一下演员这条路。”

杨坤显然很受用,表示:“就爱听你说话。”

李成儒的热搜词条由第一季的:

“李成儒凭什么这么和小四说话”

已经变成了第二季的:

“儒学三连”。

他是真的有资格和郭敬明辩论

虽然李成儒后来过的都是不缺钱的生活

但李成儒小时候,是实实在在吃过苦的。

两岁的时候,他就失去了父亲。

和其他一共十个兄弟姐妹有母亲抚养

含辛茹苦长大

虽然住在故宫旁边,但是家里太穷了

穷到要吃春天树上的柳芽

这时候后来为什么能把《龙须沟》

里的穷人演活的原因。

12岁的时候报考艺术团落榜,

一直到18岁 ,拜北京最出名的话剧社——

人艺剧社的老先生董行佶为师,

学习台词和表演,才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1995年,41岁的李成儒出演了

《东边日出西边雨》,才走上了舞台。

李成儒的性格,是上一代老艺术家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重义气,是个有骨气,有操守的读书人

对了,李成儒老师的座右铭是:

“仗义每多屠狗辈,娱场尽是侠义姬。”

简单好爽的性格可见一斑

出身不高,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

走出贫穷,把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

在专业领域内有话语权,自己对工作不含糊。

行业内有看不惯的现象,也敢指正。

私生活方面基本无绯闻,

按理来说应该是一个被交口称赞的

德艺双馨的老艺人。

但是偏偏在教育这一方面,备受吐槽

李成儒对儿子的打压,一度被人说成是pua

基本是从自尊到人格的全面级否定

这一点,李大海和小时候的郭麒麟很像

郭麒麟小时候,家里郭德纲的徒弟过多

郭德纲为了培养郭麒麟谦虚的性格

命令郭麒麟,家里的所有东西,他不准先吃。

永远是客人不吃了,家里大人不吃了,

甚至家里狗都不吃了,郭麒麟才弱弱地问:“爸爸,我可以吃吗?”

学艺苦,郭麒麟也没少受过郭德纲打压。

不仅咱中国家长这样,日本家长也这样。

北野武的 育儿 理念是:“做父亲的,

怎么可以和孩子共同相处呢?那怎么行呢?

做父亲的没有威严,不让孩子害怕你,

那怎么行呢?”

这是东亚家长的统一理念(并不代表正确),

李成儒吐槽各种演艺乱象的背后,

是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

李诚儒对待儿子看似冷面无情,

其实是望子成龙的心太过激

非要说李成儒有什么缺点的话

那还是我们之前说过的大家长作风

李诚儒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

很早就学会了不勉强自己,却还没学会不勉强别人

李成儒后来也反思,错过了儿子的成长。

以后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儿子。

现在在家就是摘摘樱桃,玩玩古董

有没有什么压箱底的小玩意儿?

李成儒谦虚的摇摇手说:“压箱底算不上。”

随后随随便便拿了个精致的元代水晶鹅,

真·豪气不减当年

作者/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