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农村中式婚礼不输城市

拱门口袋西装定制店-西装口袋设计说明

农村中式婚礼攻略,不输城市婚礼!

一、农村婚礼布置

1.场地:农村最适合做户外婚礼,自家院子、麦田、农田、村里广场都可作为场地,还没有场地费。

2.地毯:可直接租买假草坪铺全场,也可铺干草、干树叶、绿植,或通道铺鲜花、民族风地毯等。

3.舞台背景区:农村婚礼做开放式背景更好看,简约的木架,或几何拱门+绒布布幔或编制毯就很chic。

4.宾客区:农村婚礼可以直接把家里长凳或草垛作为座椅,也可以租用统一竹节椅。

二、婚礼沙买物品清单

1.服饰配饰类:新娘出门纱/中式礼服,新娘仪式纱+敬酒服,新娘头纱,新娘婚鞋(1-3双),新娘婚纱内衣,婚包,新娘团扇or手捧花,新娘回门服装,新郎西装+衬衣+领结,新郎皮鞋+袜子+皮带,新郎胸花/口袋巾,双方父亲西装+鞋,双方母亲礼服+鞋,伴娘服+配饰,伴郎服+领结,父母伴郎伴娘胸花。

2.为订婚习俗类:彩礼钱盒陪嫁,红箱陪嫁床品,三金/五金钻戒对戒,子孙桶六样礼等。

3.婚房装饰类:大小喜字,红色新婚家纺,气球拉花等装饰物,压床娃娃(男方家)。

4.传统婚俗类:红伞,跪垫,秤杆+红盖头,交杯酒杯,火盆、马鞍,蕾碗喜筷等红色用品,红箭、红球,床撒:枣生桂子,龙凤喜烛,甘蔗等好寓意水果,敬茶茶杯+托盘,汤圆水饺等。

5.宾客招待类:喜糖(散糖+份糖),红包,喜糖盒/请柬/伴手礼,干鲜果品,喜酒、饮料、矿泉水,喜字纸杯、果盘等,喜烟、喜茶,甜品区甜品水果饮品。

6.婚礼流程布置类:签到本、笔,桌卡/座位卡/迎宾牌,婚车装饰,堵门道具,新郎接亲小红包,鞭炮/礼炮,拍照道具,誓言卡。

三、农村婚礼布置

1.甜品区:可多放些"接地气”的小零食,比如水果、中式糕点、枣生桂子等,老少咸宜。

2.鲜花:颜色别超过2种,可搭配蒲苇、麦穗、棉花、枝条等,还可以用辣椒辫、玉米辫做装饰。

3.具他装饰:家里老物件都可做装饰,比如旧柜子、簸箕陶器,中式婚礼还可用红灯笼、剪纸、团扇等元素,气球少用或不用,尤其别用多彩气球,容易土。

四、农村婚礼

Q1:户外婚礼,宴席怎么安排?

可以请厨师来做菜,在自家摆桌办酒,婚礼仪式结束后,就可以请宾客直接前往自家酒席处;也可以在附近饭店办酒,仪式结束后,请宾客前往饭店。

Q2:新娘是外地的,前一天住哪?

可以前一天晚上住到县里酒店,或村里新郎亲戚邻居家,转天早上新郎去接。

Q3:农村婚礼还需要请婚庆吗?

看自己预算和想法,很多农村婚礼也都是DIY的,虽然费时间费心力,但也更合自己心意,不过如果想把婚礼布置得比较丰满,那还是建议找婚庆。

Q4:村里有婚闹等不良婚俗怎么办?

提前跟长辈和新郎方说好,不允许有任何婚闹等婚俗出现,尽量简化婚礼当天的流程环节,去掉接亲堵门等环节,直接进行仪式,不给婚闹机会。

结婚用品采购清单有哪些?

1、婚前筹备:床上用品、窗帘、家具、家电等。在服装方面需要准备女方婚纱、头纱、礼服、送客服、手包、婚鞋、内衣物、袜子、睡衣、配饰等,男方礼服、西装、衬衫、领带、皮带、领结、皮鞋、袜子、袖口、内衣物、睡衣等。还需要双方父母服装、伴娘伴郎礼服等。首饰方面需要准备钻戒、结婚对戒、手镯、项链、结婚信物等。

2、婚礼现场需要准备:结婚海报、宾客名单、菜单、交杯酒杯、戒枕、戒指盒、香槟酒瓶套、蜡烛、花篮、喜糖篮、红地毯、气球、装饰纱、喜贴、签到本、签到笔、席位卡、喜字、红包、喜糖袋、伴手礼、喜糖、茶叶、香烟、酒水、水果、饮料等用品。

3、婚礼当天两位新人要准备:备用鞋、婚礼流程表、零食和水、小镜子、唇膏、粉底、手机及充电宝、红包袋、安全别针、发夹、吸油纸、漱口液、牙线、婚礼筹备人员联系表、化妆棉、手帕、棉签、香水、备用衬衫、备用领结或领带等用品。

4、酒店新房:酒店和新房中需要准备水果、枣子、花生、桂圆、莲子、糖果、巧克力、喜字、拉花、白煮蛋、新人的婚纱照等用品。

5、婚礼后准备:备用鞋、敬酒服、卸妆化妆品。

求口袋妖怪改版(有鲁卡力欧等珍珠砖石的)ROM

我是山海关人,我来回答你个全的吧:

万里长城二百关

嘉峪关 甘肃省

玉门关 甘肃省

西固城

乌鞘岭

锁阳城 阳关

杀王坡

峡口

头墩营 张掖城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

索桥堡 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

芦塘堡 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现称芦阳。多被毁掉。有些地方虽有墙址残存,但多已毁成土脊状的夯土堆。

大靖城 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境内。现称大景。墙体多已坍塌,堆土仅主同于地面3~4米。过朱家湾后至赵家地沟段,夯土城墙风化严重,有些地方仅高于地面1米多。

土门堡 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境内。黄土夯城墙由土门东向北行,至常家庄段,毁坏十分严重,只很少的地方留有遗迹。

黑山堡 位于甘肃省民勤县境内。这段夯土城墙保存状况较好。

板桥堡 位于甘肃省临泽县境内。过去曾有夯土墙残迹,今基本无存。

四坝堡 位于甘肃临泽县境内。今已无连贯的墙体遗址。

胭脂堡 位于甘肃省高台县境内。城大部已不可寻。

居庸关 北京 位于昌平县城以北20公里长的关沟中,距市区50公里。

司马台 密云县东庄乡。目前已开发旅游。司马台长城关口处建有水库一座,库容57.2万立方米,长城的制高点望京楼海拔986米。

慕田峪关

沿河城 北京市门头沟区沿河城乡。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对沿河城进行保护性修建。

将军关 将军石关,北京市平谷县东北约40公里的明长城线上,东靠茅山,东南临黄崖关,西北近墙子路关,是平谷东北的重要隘口。保存较好。

白马关 北京市密云县境内。墙体较好,白马关西南亦以险为障,只筑有空心敌楼。

鹿皮关 北京密云县城北20公里处。现在关口设施已全部毁损。

河防口 北京怀柔县境内。今关口及关城均毁。关口遗址,仅公路西侧存一敌楼的条石基础。

莲花池关 北京怀柔县境内。

黄花城关 古称黄花路,亦叫黄花镇,北京怀柔县西北约35公里。地处京师北门,东有古北口,西有居庸关,北邻四海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今关口已所剩无几。

撞道口关 也称镇虏关。北京市怀柔县城西北,东临磨石口,南近黄花城

九孔楼 北京怀柔县与延庆县的交界处。楼今已圯坍。九孔楼北原立有一石碑,存于延庆县文物保管所,是长城沿线十分罕见的题诗碑刻。

四海冶口 又名北口子。北京延庆县境内。关口外可通珍珠泉。关口南五里为四海冶堡,居四山之内,上通独石口,下连横岭,今此堡已毁坏无存。

山海关 河北省 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井陉关 河北省 又叫土门关,位于鹿泉县正太路旁的土门村。

娘子关 河北/山西省

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雄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著名的关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驻兵于此而得名,

史称万里长城第九关。现存关门、城墙及古车马道。关城座落在悬崖之上。位于东门附近还有悬流百尺的娘子关瀑布。

雁门关 山西省 又称西陉关,位于代县西北20公里处,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

偏头关 山西省 今晋西北的偏关县城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

平型关 山西省 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

古北口 北京 古北口镇是首都的东北大门,京承公路纵贯全境,为北京市对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重要窗口,自古有"燕京门户"、"京都重镇"之称。

喜峰口 河北省

河北迁西县境内西北50多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上一座雄关险镇。历史上多次在这里发生大战。走通县,穿大厂,过马兰峪。喜峰口雄踞滦河河谷与长城相交,左右高山对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燕山山脉首建的32座重要关隘之一。

瓦桥关 河北雄县

马水口 河北省涿鹿县狼烟山脚下。马水口关口建筑已毁,两侧长城层叠而上,随山势蜿蜒起伏,十分壮观。墙体多为条石砌筑,今存毁各半。

倒马关 河北省

倒马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内三关之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杨六郎曾在此镇守,御辽兵于千里之外。如今,旧的城墙已所剩无己,孤零零的城门洞也显露着悲剧的色彩。

九门口 山海关城东北15公里处。九门口,又名一片石。1992年已全面修复,并对游人开放。

老龙头 山海关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董家口 河北省抚宁县东北。现关口已毁,关城尚存。刻有“忠义”、“报国”等字。

刘家口 河北省卢龙县。今关口两侧城墙已拆毁,过水楼尚保存较好。

马兰关 马兰关简介 马兰关

新开口 河北省万全县境内。现关已残毁,但关口一带长城墙体尚保存较好,存高约5米。

插箭岭关 河北省涞源县。今关城毁坏严重,东侧城墙砖被拆走,夯土墙尚存。所辖长城的空心敌楼多保存较好,敌楼的门额上嵌有汉白玉石匾。

金山岭 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隆庆、万历年砖砌。敌楼是金山岭长城重要组成部分,在 20

公里长城的范围内修建有100多座各式敌楼。修复后的金山岭长城已成为长城旅游胜景,并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石口 河北省赤城县北,因关口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而得名。

张家口 河北省张家口市。

马市口 河北怀安县马市口村。今关口防御建筑已荡然无存,附近长城尚残存为黄土夯筑。

羊房堡关 河北省宣化县境内。多以碎石砌筑,今均已坍塌。关口已毁,在关南2公里处有羊房堡城。

水口关 河北省怀来县,建于明隆庆年间。该关今尚存一砖券拱门。除个别地方圮残外,大部分较好,很多地方的石砌垛口尚存。

紫荆关

位于易县城西15公里的紫荆岭上,海拔1080米,东连云蒙山,北傍拒马河,南临宽南湖。紫荆关有九关门之称(秦汉称上谷关,北魏称予庄关,隋唐称白壁关,宋称金坡关).

宣化城

明长城宣府镇镇城。今河北省宣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化城历史悠久,历来为北方军事重镇,素有“北方古城”之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宣德府土城的基础上,将宣化城扩展为城周12公里左右的规模。现尚存城墙长1万米左右。

三屯营 河北省迁西县三屯营镇驻地。

三道关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北。第一道关仅存遗址可辨。第二道关为正关。第三道关是用块石于沟谷之中横砌的一道障墙,作拦截用,原墙上设有一座石砌拱门,今拱门已成豁口,但墙体尚残存。

大毛山关 河北省抚宁县与辽宁省绥中县交界处。今关门已全毁,仅存遗址,城堡尚残存,为大毛山村。

义院口 又名义宛口,河北省抚宁县。口东西的长城建筑坚固,但今毁坏严重。义院口东北的板场峪和西南的花场峪保存有很多明时守戍长城所用的雷石和石炮。

界岭口 河北省抚宁县,因关隘坐落于界岭山下而得名。月城虽遭不同程度的破坏,但轮廓犹存。

重峪口 河北省卢龙县,为弘治十三年(1500)所建。仅在上兴隆庄北有不足百米的砖墙较为完好。

徐流口 河北省迁安县境内。关口双侧山坡较平缓,关口建筑已毁。城现虽已残毁但遗址尚存。

冷口关 河北省迁安县东北35公里, 现关城城墙砌砖被人拆毁,但夯土墙残址仍可看出原建筑规模,城南门砖券拱门洞尚存。

白洋峪关 河北省迁安县境内。今除东墙存约200米外,其余全部被拆毁。

青山关 又称青山口

河北省迁西县境内。南门额上有一石匾阴刻楷书:“青山关”三个大字,并题有“万历二年(1574)十月,吉旦创建立”。青山口南的长城为砖砌,保存很好。

铁门关 铁门关简介 铁门关

潘家口 潘家口古称卢龙寨。河北省迁西县场面北60余公里。今关及关城已完全沦于潘家口水库。

龙井关 河北省迁西县。龙井关向西南的长城多为石结构,砌筑坚固,保存较好。龙井关向东的长城大部分为石砌,坍毁较严重。

洪山口 河北省遵化县境内。现关隘建筑设施已荡然无存,关城则仅存残址。

上关 河北省遵化境内。今关口全部淹没于上关水库之中。

常峪口 河北省宣化县境内。关口建筑设施全被破坏,只存零星的夯土遗址。口南约3.5公里处筑有城堡今堡城大部分已被拆毁,只存部分夯土残墙。

狼窝沟口 河北省万全县境内。狼窝沟口在张家口西北,接近坝上。

新河口 河北省万全县境内。坍塌严重,关口处长城已破坏殆尽;但渔儿山一带长城却保存得很好。

白石口关 河北省涞源县下北头乡白石口村. 关城南门楼在河西侧,保存较好,现仍可通行。

浮图峪关 河北省涞源县境。今城堡已毁无存。今除个别地方零星略存遗址外,均已被毁掉。

乌龙沟关 河北省涞源县境内。今城墙城门均保存较好,南、西城门均有瓮城环护,瓮城门额各嵌一匾。南瓮匾阴刻横书“栩荆门”,西瓮城匾阴刻横书“镇朔门”。

飞狐口 河北省涞源境内。飞狐口两壁陡峭,一线微通,逶迤蜿蜒,形势险要。

襄城驿 河南省襄城县西城垣北段呈“匚”形者即是。

鲁阳关 河南鲁山县交口村石羊山下,山顶屯兵城堡遗址依稀可见。建筑已废,地面散存有陶、瓷、瓦残片等。

叶邑关 位于河南叶县旧县镇。城垣遗迹今尚残存,高3米,长2000余米。

缯关

又名大关口、仙翁关,位于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大关口村。两面山坡上仍存有土石墙和要赛设的遗迹,1981年出土之铜戈、铜镞均为上战国器物,是考证楚长城的可靠依据。

野牛岭关 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塔湾村野牛岭。附近墩台为楚方城遗迹。

郦城堡 河南省内乡县郦城村仍有一段长200米,高2.5米,宽8米的残垣和瓦、陶片等遗物。

黄崖关 天津

寡妇楼 天津蓟县境内。

虎山长城 丹东市

抚顺关 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前甸乡。今关已毁,现存台堡遗址。抚顺城,为沈阳中卫所辖千户所城,城建于明洪武年间。

鸦鹘关 明长城辽东镇重要关隘,位于辽宁省新宾县西南苇子峪乡。又称三道关。

牛庄城 辽宁省海城市牛庄镇。

分水关 辽宁省北宁市北15公里。清代改称分税关。分水关城已毁,沿北关门遗址两侧有长城遗址,向西直抵医巫闾山,山上尚存石筑烽火台。

宁远城 辽宁省兴城县兴城镇。

阳关 阳关简介 阳关

平定堡城 辽宁省铁岭县平定堡乡,堡城已毁,现存有城下镇远南墩台遗址。

清阳关 辽宁省昌图县清阳堡东4公里关门山的隘口处,关城已被采石场拆毁,只存遗迹和关城两翼的长城。

新安关 辽宁省开原县庆云堡乡西4公里的双楼台。双楼台即新安关城东门遗址。

镇远关 辽宁省黑山县白土厂乡。当地人称双棒台,实际为关城被毁后南关门和北关门遗址。北关门两侧长城仍存有两米多高的土筑城墙。关外有晾马山墩台和清柳条边遗址。

锦州城

明辽东镇卫城,明称广宁中屯卫,位于今辽宁省西部,在大凌河之西小凌河之北岸,为山海关通向辽东的枢纽,亦是关内外走廊的要塞,它南临渤海的辽东湾,北依虹螺山,地势十分险要,是明辽东镇长城海防系统的重要屯兵城。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指挥曹奉在元朝时的永乐县旧址上修筑。并于天启五年(1625)重新修缮。

居延塞故城 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今遗址尚存。

鸡鹿塞 内蒙古?口市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东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率兵北击匈奴,由此塞出长城。

高阙塞 内蒙古杭锦后旗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一个缺口。

大同城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

杀虎口 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北,明称杀胡口。

威鲁堡口 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明称威虏堡。今城堡毁严重,但四周围墙均有遗址。

金锁关 位于山西省汾阳市黄芦岭。长城遗址尚存石砌关和瓮城券洞。

黄泽关 位于山西左权县。关城已废,仅残存关门遗址和新建的标碑。

黄榆关 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因关建于黄榆山上而得名。今关城遗址尚存,关券拱门洞较好。关北依山为障,关南有两段各长百余米石砌成墙,坍塌严重。

北楼口 位于山西省应县,为翠微山麓的一个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北楼口楼峪河两侧长城墙体尚存,高约6米以上。

宁武关 宁武关简介 宁武关

利民堡口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今城堡夯土墙残存,城东砖券拱门完整,门额上嵌有一匾,阴刻横书“利民塞”。

得胜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今城堡砖墙多已不存,仅南关内砖砌券拱尚好,关门洞外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关门内外各有一匾,分别书有“得胜”、“保障”。门洞内东西各嵌存一块石碑。

镇宏堡口 位于山西省阳高县。今堡城已毁,由镇宏堡至边堡长城尚存黄土夯筑墙体高2--5米。

平远堡 位于山西省三镇县境内。今堡包砖已被拆,只残夯土城墙。

新平堡口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堡墙多被毁。堡东门尚残存砖券拱。城堡中有一座砖木结构的鼓楼。

保平堡口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

桦门堡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当地又称花面墙,居红土沟村东一里的山顶上.城四周均有残存的包砖,还有砖券城门,宽9米,高约6米。

瓦窑口堡 位于山西省县境内。瓦窑口堡今只存残圮的夯土围墙。

镇宁堡口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距白羊口长城南500米。今镇宁堡已废毁。

镇口堡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距水磨口长城周岁500米。今已废毁。

守口堡口 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今城堡已毁。长城由守口堡至镇宏堡,破坏较少。

镇边堡 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今城堡已毁。长城出镇边堡向西约4公里出阳高而进大同市。这段黄土夯筑的长城墙体较为完整。

镇川堡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破坏严重,砌砖全部被拆毁,夯土城墙西侧、南侧已毁为平地,东侧墙半毁,仅北侧墙多残存。

宏赐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今堡城砌砖早已被拆光,残土墙亦破坏严重,城南侧墙基本已平,南门原为砖砌券拱门,今已成豁口状。

镇羌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今长城外侧紧傍长城尚存马市围城遗址。

拒墙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今已十分残破。仅砖砌券拱南门尚残存。

拒门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堡城今已废毁。

助马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今堡城南墙、东墙有多处残圮,北墙高大坚固,保存较好。

破鲁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破鲁堡城北墙、西墙今尚残存,南墙,东墙破坏极为严重。

保安堡口 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西距长城1公里。今城堡包砖早已被拆毁,只有夯土城墙残存。

宁鲁堡口 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原名宁虏堡。城墙包砖虽早被拆光,但整体堡城尚存。

破虎堡口 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原称破胡堡。黄土夯筑墙尚残存,城南砖砌券拱城门亦存。

残虎堡口 位于山西少左云县境内。今只残存砖砌券拱南城门,及已残损的黄土夯城墙。

马堡口 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毁,只残存夯土城墙。

云石堡口 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云石新堡今为一村庄,城堡包砖早被拆毁,仅存夯土墙。

少家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长城内约1.5公里。今城堡包砖已被拆毁,夯土残墙尚存。

大河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居山坡之上,四面黄土夯筑残墙尚存,砖石几乎被拆光,已无人居住。今尚存一方庙碑,仅可辨认为“大同平鲁路”,“大水口堡”等字。还有一块石匾,阴刻楷书“汤永固”三个大字。据说原嵌在关门额上。

败虎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城堡仅存夯土残墙。

迎恩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城堡仅存夯土残墙。

阻虎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阻虎堡城包砖早已不存,夯土墙亦无城状,仅零星残存几段。

将军会堡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堡城全部为石砌,大部分已被拆毁。

丫角山 山名,现废而不用。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东。虽残破,但墙体尚连贯,远看十分壮观。

老营堡 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只存夯土。从高大的夯土墙尚可看出城堡原来的规模。

红门口 位于山西省偏关县东北40公里。红门口南0.5公里设有水泉堡,今亦毁,仅零星存有夯土残墙。

老牛湾堡 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东接滑石堡,西临黄河岸。今堡城尚存。

阳方口 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北约13公里。阳方口堡城今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着,供行人来往。

白草关口 位于山西省代县境内。今尚存一座关楼和一个关便门。

广武城 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尚存夯土墙体和北门砖券拱门洞。

北楼口亦称碑楼口。位于山西省应县境内,是翠微山麓的一千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城堡破坏严重,砖包墙仅西北角部分残存。从残存的夯土残墙尚可辨出原堡规模。

狼牙口

位于山西省灵丘县龙须台村和河北省沂涞源县狼牙口村交界处,因建在海拔1700余米的狼牙口而得名。关两侧建有石砌城墙,今多较好。关门尚存石砌券门,今仍为南北通道。

龙泉关

位于河北省阜平县西部的龙泉乡,距县城约35公里的太行山一出口。东临阜平县城,西界五台山,北型关。遗存北门向南开,砖拱门洞,宽3.5米,深10米,大型条石砌基。

固关 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由娘子关南约6公里,有固关(旧关)遗址。尚好

鹤度岭口 位于山西省昔阳县皋落乡长沟村东南约1.5公里的山梁上。石城基本完好,有少许圮残。

马岭关 位于山西省昔阳皋落乡圪瘩店村东南2.5公里处。东西墙砌有券门,今仍存,城墙及垛口大部较好,西城墙长于东城墙。

支锅岭口 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小董坪村东1.5公里处。关城南侧为山涧,深不可越,西侧为壁立悬崖,陡不可攀,所以只在北、东两面筑有石墙。

峻极关 位于山西省左权县城东约60余公里。南北峭崖陡不可攀,关门北约50米处是一深涧,石砌城墙由陡崖起止临涧的一座小山顶,现已全坍成堆。

榆林塞 陕西榆林

吴旗秦长城 位于陕西省吴旗县。墙体、墩台仍保存较好,遗址周围散布有大量绳纹陶瓦残片。

魏长城南起点 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峪口。

定边城 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现北、南、东三面夯土城墙有部分残存,西城墙及四座城门均毁。

高家堡 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今城堡尚残存,城东北两面条石墙体较完好,城东门券拱门洞仍为出入城之通道。

镇北台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红山最高处,东西有长城相连,为榆林南北往来的咽喉之地。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是榆林镇巡抚为保护红山马市贸易设立的一个观察哨所。镇北台是万里长城中最大的一座城台。

统万城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村。现城址四周不同程度地为流沙所淹没,但高达24米的西南城角敌楼却赫然挺立于沙漠之中。

韩城魏长城 位于陕西省韩城市。

黄甫川堡 位于陕西省府谷县。居黄甫河下游,西北据山,南北临川,距长城10公里。黄甫川长城为黄土夯筑,保存多较好。砖砌空心敌楼多被拆毁。

清水营堡 位于陕西省府谷县,清水河下游。黄土夯筑,多保存较好,一般高在2~4米,保存好的地方,尚存5米余。

孤山堡

位于陕西省府谷县,因居孤山川北侧山坡之上,故名。今城堡外侧包砖及条石基均已被拆光,只内部夯土墙残存。城东、西、南、北各开有一门,南、北门外还圈有瓮城。除东门已毁外,其余三门砖券拱洞尚存。

镇羌堡

位于陕西省府谷县新民堡村。今城堡围墙包砖及条石基已被拆光。城东墙南部、南墙西部遭较大破坏。其余部位夯土城墙基本尚存。城开东、北、南三门,均筑有瓮城。东北二门已毁,南门砖券拱门洞保存尚好。

永兴堡 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今永兴堡附近夯土长城圮坍严重,但遗迹尚连贯,夯土墩台多存,砖石包砌的墩台已全被毁,个别的只残存些砖墙石基。

大柏堡 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大柏堡今为小学校舍,四周堡墙尚残存条石及砖包砌部分。

建安堡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境内。现存夯土墙部分,基本保存原规模。堡城原东、南、北各七一门,门外均有瓮城。今东、南二座砖券门洞尚存。

常乐堡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境内。仅南墙保存稍好,城西门已毁,尚存东门及瓮城砖券拱门洞。

波罗堡 位于陕西省横山县境内。今堡城砖石砌筑部分,仅西墙和南、北两城角及北墙稍有残存。夯土墙除南门以东基本被毁掉外,多残存。今尚存砖砌券拱同洞及北门洞

怀远堡

位于陕西省横山县境内。夯土北城墙保存稍好,其余三面均成断续的残存状。城南门已毁。东门砖券洞被农民改为窑洞居住。北门尚存,现为农民盖杂草的库房。堡内原有鼓楼已毁,仅存楼台。

威武堡 位于陕西省横山县境内。今该堡内全是积沙,城堡砖石已被拆光,仅夯土墙断续残存,基本轮廓可辨。

清平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

龙州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现该堡为龙州村所在地。

镇靖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距长城约2公里。仅残存内部夯土。

镇罗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此城堡已于清同治六年(1867)毁。

靖边营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现靖边营为新城乡所在地。

宁塞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宁塞堡倾塌已久。

柳树涧堡 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城堡遗址在今柳树涧南的山坡上,堡内辟为农田,砖石早已拆光。所有夯土虽有坍塌,但还保存原堡形状。

安边堡

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城堡砖石早已拆光,夯土墙体除北门向西那段大致存有原规模外,其他均残塌的七零八落。北城墙中部墙上旧筑有“魁星楼”,已毁。今呆存一约30米见方的夯土基座。

砖井堡 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今三门均毁成豁口。

固原秦长城

位于宁夏固原县张易、红庄、中河、西郊诸乡。固原秦昭王长城,保存最好的地段有两处,一为固原城西南10公里,由孙家庄东侧起,至城北6公里石羊洼,分长18公里。另一处为固原城东南茹河北岸长城梁,全长约7公里。

下马关 位于宁夏同心县下马关乡。下马关附近长城是明固原镇长城中保存最好的地段。

胜金关 位于宁夏中卫县东30公里。

广武营 位于宁夏青铜峡市。今已青铜峡水库淹没于水中,尚有城附近的108塔保存完整。

横山堡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内,旧名红山堡。今横山堡城已废弃,夯土城墙尚残存。

花马池营 即宁夏盐池县城关。

三关口 位于贺兰山中部,在银川市东北约40公里,银川至内蒙巴彦浩特公路正由关口穿过。

贺兰口

位于宁夏贺兰县境内。两侧的山崖上,仍保存着明朝摩崖刻记两方。沟谷北壁石刻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钦差大臣巡视贺兰山边防题记,南壁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修贺兰口时官兵所刻。

镇远关 位于宁夏石嘴山市郊区。镇远关遗址尚存,关城居宁夏旧北长城里侧,关城北墙即是利用的长城城墙。

打?口 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区北,今称打武口。

兴武营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今砖石被拆为民用。存夯土墙。

长城关 位于宁夏盐池县城北。今关城建筑已毁无。长城关附近长城亦多只存遗址,成土脊状。

清水营堡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内。今城在清水营村西1公里处,已废弃无人住。城堡砖石部分早被拆为民用。现仅存夯土城墙。

横城堡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内。砌筑横城堡的砖石,仅城南门及附近尚存一些,其余多被拆走,残剩夯土。

固原城 位于宁夏自治区南部。今西北角处仍留有残垣。城西5公里处有秦长城遗址,部分土城和碉堡仍旧存留。

银川城 位于宁夏平原中部。老城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西夏朝遗留下来的文化古迹。

防门 位于山东省平阴县广里乡。

铜陵关 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张家坡乡。铜陵关及沂源县齐长城建筑已所存甚少,但石砌墙残迹仍时有可见。辘轳岭长城较好地段尚存高1-2米,宽6-9米的残墙。

锦阳关 位于山东省莱芜市上游镇。镇阳关长城,今尚存0.6公里较为完整的石砌墙体,残存城墙最高为7.5米,最厚为6米。

三岔口 位于泰安市上港乡的蒿滩村,是泰山山脉长城岭下一个隘口。其地处莱芜市、章丘县和泰安市的交界点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今尚有部分遗址残存。

大关 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大关镇,穆陵关北10余公里,有大弁山。

穆陵关 穆陵关简介 穆陵关

临淄齐国故城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今临淄故城地面上仍保留着不少断壁残墙。1961年将其公布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齐长城入海处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东北的于家河。今仅在小珠山附近的六汪镇存有部分长城遗址。

桃林关 位于山东省胶南市黑溜顶北侧。胶南县有齐长城约55公里,多已圯塌,但遗址尚清淅连贯。

绕紫窝长城 位于诸城市桃园乡台家沟南岭上,隘口处极具特殊的一段城体,部分存高5米,基宽约15米。

黄草关

位于山东省五莲县松柏镇前长城岭村,居马耳山与喜鹊岭之间,村因长城而得名。长城岭段残墙高约1.5米,基宽约6米,东西山上各有一座直径20米、高5米的峰火台。

东莞长城 位于山东省莒县东莞镇九顶莲花山上。现存遗址高约2米左右,宽近10米,长约8公里。

郑韩故城 郑韩故城即现存郑韩长城的主要部分,始于郑筑,韩灭郑后,续修沿用,故称郑韩长城。

在个旧结婚的程序怎么走

临近婚礼准备事项:

001 .与婚礼项目有关的人员联系:

00(1) 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情况与父母沟通。

00(2) 发喜帖给亲友。

00(3) 电话邀请外地亲友。

00(4) 报纸或网上发布结婚消息。

00(5) 再次确认婚礼重要人员,如婚礼管理会总管、账房先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主持人、主婚人、证婚人、押车童等。

002 .物品采购:

00新家物品采购。如家电、家具、床上用品、花灯、窗帘等。

00婚礼物品采购或租用。如新郎礼服、新娘婚纱等。新人礼服讲究里外全新,所以衬衣、内衣、鞋子、袜子、皮带、领带领夹、饰物等都要考虑。新娘礼服最少两身,如婚纱和敬酒服,也可以准备三身礼服。新郎礼服西装要注意在婚日前把商标拆下、口袋拆开等。

00新婚信物。常见的是结婚戒指,也有彼此为对方准备 - 份有纪念意义的婚前保密的礼物婚礼上相赠,并让对方猜一猜。

00新娘化妆品。

00彩桶,分为彩花 ( 也叫喷花 ) 、彩雪 ( 飞雪 ) 、彩条 ( 彩带 ) ,选购时注意三种都要,以彩花、彩条为主,彩雪为辅。还要注意盖子的颜色,一般盖子是什么颜色,喷出来的花就是什么颜色,所以要多选择红色并注意色彩搭配。彩雪注意一定不要买白盖的,最好是红盖。彩桶要注意选购正规厂家的产品,保证庆典质量。

00气球。小气球在婚礼前一天晚上吹起来,不要提前吹,防止跑气。小气球主要起替代鞭炮的作用。大气球用于装饰婚礼现场和小朋友拿着热闹,礼宾炮。建议大小都要购买,大的在室外使用,小的在室内使用。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庆典礼炮。烟、酒、饮料、糖、花生、瓜子、茶叶、水果。 录像带、胶卷、电池、闪光灯。

00如果是商业摄像服务,所需的摄像器材摄像师自带。最好有两台摄像机和两架照相机同时服务。

00胸花、手捧花、头花、腕花、鲜花瓣。戴胸花的人有新郎新娘;双方家长;证婚人、主婚人;伴郎伴娘;司仪、贵宾等,应相应准备。手捧花一束,由新郎见到新娘时献上。头花、腕花指新娘盘头、手腕所用的鲜花,一般由百合、洋兰等组成。鲜花瓣指红玫瑰花瓣,数量多多益善,在婚日当天娘家迎娶、大婚礼上抛撒。

00结婚蛋糕和香槟酒。香槟塔用的酒杯多为酒店筹备,但要提前联系好。

00签到簿 ( 礼金或礼物登记簿 ) 、留言簿、请柬、红线、大小红包、红纸、红布、喜字、喜联、议程、红布条、手提袋 ( 司机封礼用 ) 、装喜糖小塑料袋、双面胶、戴胸花的别针。

00婚庆活动所需的各种烘托喜庆气氛的道具。比如:婚礼背景、音响、音乐光盘、花廊、彩虹门、红地毯、喜庆红烛、演艺伴宴、条幅、乐队、放飞气球或鸽子等等。

003 .为将要从外地赶来参加婚礼的客人选择住宿的地方。

004 .新郎新娘形象准备。新娘开始皮肤保养;新郎剪头发。修剪手指甲和脚指甲。

005 .拍婚纱照。挑选婚纱影楼;预约拍摄日期;拍照;选片;冲印或喷绘。

006 .新房布置及清洁。

007 .婚宴预约:

00(1) 估计来宾人数,确定酒席数量。

00(2) 根据预算确定菜单、价格和服务细节。

00(3) 确认婚宴现场的音乐和音响效果。

00(4) 酒店布置。

008 .如果愿意,可以提前准备好结婚誓言、婚宴祝酒词等。

009 .婚礼化妆预约。选择化妆地点及化妆师;与发型师、化妆师沟通,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0010 .婚车预约。确定婚车数量、婚车司机;预约婚车;确定扎彩车时间和地点;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0011 .再次确认婚礼拍摄人员,确定拍摄时间、地点,明确拍摄分工及光盘制作、洗相等事项。

0012 .其他:

00(1) 调换新钞票。

00(2) 分装红包 ( 司机、抱包袱的红包、改口费红包等 ) 以及准备好各项费用。

00(3) 给参加筹划婚礼的相关人员小费或红包。

00过去民间对红包是很讲究的。婚礼上不仅常常使用红包,而且红包上还要写上相关的吉祥用语。婚礼红包等签封常用语有:谢媒包封签子用语:柯仪、鹊桥之敬、巧谐连理、义和秦晋、桥仪、月老之敬、巧系红线、丝罗之敬、冰仪、执柯之敬、恩铭二姓。谢账房包封签子用语;笔仪、润笔之敬。谢傧相包封签子用语:礼仪、赞礼之敬。谢择日包封签子用语:择仪、择日之敬。谢厨师包封签子用语:芬香之仪、调和鼎鼐。给新娘的作揖包封签子用语:桂林一枝、香车之敬。给新婿回门的作揖包封签子用语:玉趾初旋、旋吉之敬。

00其他,如贺嫁包封签子用语:粉仪、于归之敬、出阁之敬、脂仪、出闺之敬、宣室宜家。贺订婚包封签子用语:订盟之敬、文定之敬、订婚之敬、秦晋之敬。贺结婚包封签子甩语:喜仪、百年好合、百世其昌、鸾凤和鸣、扇仪、新婚之喜、永结同心、荣谐伉俪、婕仪、枝谐连理、鸾凤呈样。贺娶媳包封签子用语:新翁之喜、萱堂之喜。贺续娶包封签子用语:续弦之敬。贺复婚包封签子用语:重圆之敬、二度梅开。贺二婚包封签子用语:箫仪、易

00弦之敬 )

00婚礼前一天主要工作有:

001 .婚礼管理会开会商量婚礼全程具体事宣,确定帮忙人员及具体分工:

00(1) 男女双方协调、酒店协讽、爆竹燃放、酒店迎宾、婚礼签到、喜糖发放、婚礼现场及酒店洞房布置、婚车、摄影、摄像。

00(2) 绘制喜宴现场草图,标明各桌亲友。

00(3) 男女双方迎宾及新郎新娘熟悉喜宴现场草图及各方亲友就座方位。

00(4) 摆放喜宴席卡。

00(5) 婚车行进路线及负责人。

00(6) 确定相关人员名单及****。

002 .与婚礼主持人作最后沟通。并模拟排练。

003 .与婚礼重要人员再次沟通。

004 .确认喜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005 .确认婚礼当天发言人的准备情况,如证婚人、主婚人、父母、来宾等发言准备情况。婚誓宣言彼此拟就或者是司仪提供。也可以彼此用对方的语气为对方拟就对方的婚誓宣言,婚前保密,婚礼请对方宣读,这种方法非常有趣。

006. 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重要物品要求专人保管,如新娘的新鞋、结婚证书、戒指、红包、要佩戴的首饰、胸花、新娘手捧花、头花、新娘补妆盒、糖烟酒茶饮料及焰火道具等。

007 .为新郎和新娘准备两瓶假酒及婚礼当天的快餐干粮。

00婚礼当天流程:

001 .化妆。

00伴郎伴娘分别到新郎和新娘家协助工作。 ( 伴郎伴娘在婚礼当日要衣装得体,时刻注意与新人形影不离,为新人提供他们最需要的贴身服务。伴娘如果穿婚纱就不要盘头、化浓妆;伴郎注意西装革履。伴娘一般要为新娘带些简单的化妆品、私用品,随时为新娘补妆等;还要背一小包,为新人受存贺礼等物品 ) 新娘妆完成,通知新郎。

002 .扎彩车。

00所有车辆要有专人 ( 车队总管 ) 负责。车队总管要对花车以足够的重视,什么时候去扎,什么时候扎好都要心中有数。同时,胸花、手捧花、鲜花瓣也要一个不少的准时带回。

003 .娶新娘。

00所有帮忙人员到达新郎家。摄影、摄像师到新郎家,领取胶卷、电池、摄影摄像器材。车队总管安排好迎亲车队的顺序、路线、时间。摄像车在最前面,离花车最少 60 米 就位;然后花车打头,其余依据礼车档次的高低考虑民俗的要求依次排序,要求顺成笔直的一条线;给每台车发行车路线图并在礼车倒车镜上按民俗讲究系红布条、红花或者贴 “ 喜 ”字。

00迎亲车队出发。

00出发前放鞭炮。

00迎亲车队到达新娘家。车队到娘家后依据娘家地形考虑车队进入、摆放、调头等问题。车队出娘家还要考虑娘家街坊邻居拦喜,一般备喜糖、喜烟应付。

00新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00抵达前 10 分钟告知娘家总管准备燃放鞭炮。

00敲门、盘问、塞红包、挤门。

00新娘提问,新郎承诺。

00新郎给女方父母敬茶、合影。

00出门前新娘向父母告别,新郎向女方父母承诺。女方父母祝福语。

00新郎背新娘出门。

00燃放鞭炮。

00车队出发。

004 .迎新娘。

00车队到新郎家。

00抵达前 10 分钟告知迎亲爆竹准备。

00燃放鞭炮,喷彩带,撒花瓣等。

00新郎抱新娘进门。

00小孩子滚床。

00男方父母准备见面红包。

00伴娘准备好茶。

00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合影。

00出门前向父母告别。

00男方父母祝福语。

00燃放爆竹。

00新郎新娘出发至酒店。

00外景拍摄。

005 .酒店准备。

00酒店的整体工作由酒店总管负责,由他牵头,五六名迎宾人员配合。

00将糖、烟、酒、茶、瓜子、饮料等带至酒店。 其他需要往酒店携带的物品有: “ 喜 ” 字、双面胶、证婚人和主婚人的胸花、结婚证、喜联、议程、条幅、婚庆道具 ( 比如花廊、花环、婚誓宣言等 ) 。彩桶、气球、礼宾炮、鲜花瓣等婚礼用品,其中彩桶、气球、札宾炮、鲜花瓣要在采购的总量的基础上拿到酒店三分之二。带到酒店的气球、彩桶等主要是婚礼使用,新娘下车时不要多踩多用。礼宾炮一般在室外按司仪要求的时间使用。贴 “ 喜 ” 字、喜联、婚礼议程,布置婚礼现场、背景、道具。在酒店大门外贴上鲜花海报,挂上条幅。酒店外一般设置有气球拱门。注意拱门上的标语粘贴。如果酒店门口离婚礼现场还有一点距离,还需要布置一个长廊,设置几个鲜花拱门。

00试音响、检查麦克风、婚礼进行曲等。

00准备婚宴引导、指示标志、签到处 ( 账房 ) 。

00检查酒席安排:摆放喜宴席卡。重点安排娘家桌,安排专人迎宾等。迎宾时要礼貌得体并注意防止外来不相干的人员参与。与酒店服务员配合摆台,将瓜子、酒、烟、饮料、喜糖、餐具、酒具等摆放到每一桌。

00准备好新人使用的道具,如交杯酒使用的高脚杯。

00签到处人员就位。

00安排先到的客人就座。

00与酒店保安联系,准备好婚车的停靠位置。

00迎宾人员就位,做好迎接新郎新娘的准备工作。

00酒店总管要与酒店协商好以下事宜:婚礼没有开始不要上凉菜;凡是非约定的消费,酒店必须征得酒店总管或主家同意,避免非正常支出过多;确定婚宴酒席总数及首次开席总数,每桌人员到齐后再开席;商定酒水放置地点、供应程序等,并有专人负责;婚宴结束后提醒帮助主家收摊,检查是否有客人遗失物品,将剩余的烟、酒、剩菜等打包。

006 .酒店迎宾。

00通知酒店准备燃放鞭炮。

00引导人员门口就位。

00新郎新娘到酒店。车队到酒店后花车按约定位置停放 ( 花车一般不走正常的车道 ) ,车队总管要提醒配合酒店总管给车队封喜礼、待新人下车后拆花车花等。

00撒喜糖。

00拉响礼炮,喷彩带,放飞气球,燃放鞭炮,撒花瓣。

00派专人迎接好娘家人,避免大家都簇拥着新人娘家人没人照顾,要使女方客人自始至终感觉有专人照顾。

00给押车童红包。

00新郎新娘到酒店休息,补妆。

00新郎新娘、伴郎伴娘、男方家长门口迎宾。

资料仅供参考!!详见当地民俗

介绍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1.泰国 人乡随俗,到泰国有必要知道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

1.泰国人习惯"合十礼"(即合掌躬首互向对方致礼),合十时常互致问候"沙瓦迪卡"(泰语"您好"的意思)。别人向你合十问候时,你也要合十回敬,否则失礼。合十后,便不必再握手问候或告别,但僧侣对俗家则不必回礼。见面或告别时的握手礼,尚未普及流行于泰国社会。

2.缅甸 要能接受男士穿“裙子”。缅甸男人穿笼衣。要能接受当地人用手吃饭的风俗。要能习惯女士们满脸涂粉末出现在你的周围。缅甸人把一种植物磨成粉末,涂于脸上,用来防晒。

要能习惯缅甸人民张开“血盆大口”地和你说话。缅甸人很喜欢吃树叶包的槟榔,所以很多当地人的牙齿都被染成了红色。

3.印度 印度的禁忌很多,由于宗教不同,地区不同,禁忌也有差异。

带普遍性的禁忌有:睡觉时,不能头朝北,脚朝南,据说阎罗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说蛇;节日活着喜庆的日子里忌烙饼;婴儿忌照镜子,否则会变成哑巴;父亲在世时,儿子忌缠自头巾、剃头;3和13是忌数,因为湿婆神有3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是毁灭性的,13是因为人后有13天丧期;妇女在怀孕期间,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递接东西。

在市场上陈列的花怀,禁止人们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为将受到人们的厌恶。

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别是妇女。在饭店、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中,克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来招呼侍者则被视为冒犯他人人格的先礼行为。

头是印度人身体上最神圣的部分,故旅客不可直接触摸他们的头部。千万不要拍印度孩子的头部,印度人认为这样会伤害孩子。

即使在朋友家里,也不要赞场孩子,许多印度人认为这种赞场会引起恶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制品(腰带、表带、鞋、衣服),特别是在圣地,因为印度教徒不杀牛,穆斯林不刹猪,耆那教徒不须和动物或昆虫。

进入印度的庙宇或清真寺,要脱去鞋子,要跨过门槛而不能踩着门槛而过。光脚进寺庙,事先要在入口处洗好脚以表示礼貌。

凡进入回教寺庙者,均不能穿短裤或无袖背心,也要求脱鞋。

凡进入锡克教寺庙者,必先戴上头巾或帽子,然后脱鞋才可进入

4.越南 传统节日与民俗:越南民族传统节日与中国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其中春节为最盛大的节日。越南民风淳朴,人民文明礼貌。见面时习惯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或按法式礼节相互拥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称。越南受汉文化影响颇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越南,十世纪后,佛教被尊为国教。目前全国佛教徒约2000万人。此外,天主教传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约300多万,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财神。一般百姓家里都设有供桌、香案,逢年过节在家中进行祭拜。服饰穿着简单,正式场合男士着西装,女士着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饮食习惯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饭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

姓名与称呼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陈、吴、黎等。与中国人一样,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后,多数是单姓双字名,少数也有单姓单字名。越南人在称呼中,除了第一人称较常用中性的“我”(发音为“堆”)外,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她介都没有中性的人称代词,通常根据对方的辈份或身份来称呼,以表示亲热或尊重。如对父辈的人,第二人称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称则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越南人问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见”,通常都用一声“召’朝上称呼来表示。例如见面时说“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别时说“召同志”是“同志再见”。越南人称呼对方时,一般是称呼与最后一个名字连用,很少带姓连名都叫,那样被认为是不礼貌。如一位名叫阮兴强的男子,可根据他的年龄和亲疏程度,称为“强伯”、“强叔”、“强哥”、“强弟”或“强先生”、“强同志”。

服饰古代时,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种套头的衣服和长裙。到了中世纪,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蓝葛衣。到了15世纪后,富者通常穿锦罗沙葛,参加祭扫和宴会时穿红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们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国人进入越南后,平民的衣着开始有了较大变化,妇女穿结纽上衣和裤子。进入现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装,妇女穿花色窄油长袍。越南妇女的长袍可以说是越南女子的国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啊娜多姿,下摆舒展,开权至腰际,活动方便。特别讲究的是,越南妇女穿长袍时,还穿一条黑色或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越南妇女喜戴项链、手阈、戒指,多留披肩长发,或用发夹束于脑后。 阳核挪与牙之美越南的京人、岱人、泰人、埃迪人都有一种嚼食滨榔的特殊爱好。他们常将按椰擦上一点石灰膏或碱发放火嘴中咀嚼,使模榔产生化学反应,汁不吞咽,顺嘴角流出,嚼到无汁时把渣吐掉。嚼按榔通常是先苦后甜,可刺激神经,提神醒脑,除积消肿。京人还把摈榔当作信物,无论求婚、请客,均送上一颗摈榔。嚼模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风,过去男男女女只要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染牙。按照他们的习俗,开始嚼按榔、染牙,便象征已经成年可以成亲了。从此,这些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参加当地举行的任何娱乐聚会,参加对歌,选择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风已日渐衰微,但在越南农村,你依然还可以看见不少老年妇女的牙齿被染得又黑又亮。在他们眼里,保持牙齿洁白如玉是品质不良、作风不正的表现,而将牙齿染得又黑又亮才是最美的。 节日越南也使用阳历与阴历,除了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元旦、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外,越南也过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与中国人一样,阴历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越南有一句民谣“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粑。”意思是,春节到了,要为过节准备丰盛的肉菜,煮好粽粑,门口贴上大红对联,高高的幡旗随风飘扬,爆竹鸣响。从这句民谣中,可见越南人对春节的重视程度。在新年与旧年交接之时,越南人也有守岁的习惯。除夕夜,人们通常要睡歌供土兵娱乐,后传人民间。所谓的军鼓实际上是一只木桶或洋铁桶,在村头立两根柱子,用麻绳或钢丝绳将桶绷紧后固定在柱子上,用棍子敲打绳子使其发出鸣鸣的响声,男女双方各站一边,边敲边对歌,笑语欢歌汇集在一起,气氛欢快热烈。一些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建立感情,确立恋爱关系。 祖先崇拜越南人也和其他东方人一样,注重孝道。在每一个家庭中,子女孝敬祖父母和父母是不可缺少的意识。对去的先人,越南人崇拜甚笃,因而对祖先的崇拜信仰十分重视,世代承袭,形成规模。人们认为,亲人虽然去,但他的灵魂仍然存在,对后人还起着保护和督促作用,主宰人们的一切活动,人间许多灾害祸福,都要依靠先灵庇佑与解脱。越南人每家每户都没有神龛、神台、神位,是敬奉祖先的祭坛,是敬奉祖先神的圣地,任何人不可触犯,也不能有任何污秽。在城里,由于住处狭窄,祭坛的设法小型多样。如在墙上钉块板或使用柜顶作为供奉祖先的祭坛。祭坛中央摆上一个香炉,两旁是两根香烛。香炉前摆上用细腰红漆木盘或塑料。玻璃盘盛放的水果,此外还摆上一对花瓶和若干祭把用的杯碟。在一些家庭的祭坛两边还贴有对联,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孙贤万代昌”、“福生礼仪家堂盛,禄发荣华福贵春”等。

越南人视祭把供奉祖先为重大之事,用以感激祖先的养育之思。许多家庭尽管宗教信仰不同,但供奉祖先是不可忽略的。春节来临前,必须重新布置祭坛,插上香烛,摆上供品。春节三天期间,祭坛总是香火擦绕,合家吃团圆饭前,家长和族人都要祷拜。越南人对祖先的崇拜还表现在忌名上。平时,子孙忌提到祖辈、父辈的名字,如果现实生活中一些名词与祖辈、父辈的名字相重,要回避或用同义词代替。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让其知道先祖的名字,以防孩子乱喊,对先祖不敬。如果被别人指着先祖的名字奚落或辱骂,被奚落或被辱骂者会认为是受了奇耻大辱,会激起深仇大很。近年来,忌名在城市已少见,但在农村,这一习俗仍保持。除了崇拜祖先,古代越南人普遍迷信城隍、占卜、星相、风水、精灵等。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河流、湖泊、高山、大树、野兽、刮风下雨等,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有精灵寄寓其中,应当供奉祭扫,以求祛灾降福。如在河内栋多郡的金莲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块立于 1510年的高山大王神碑铭。在农村,通常供奉的有土地神、榕树神、蛇神、老虎神以及村里的中心石。中心板等。人们在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祭把它,而且言谈举止中不能冒犯它,低声称它为“山大王”。如遇上老虎,不但不能打它,还要供奉上各种祭品。古代越南人普遍崇拜四季常青、枝繁叶茂的古树,他们认为这些长期经受狂风暴雨、雷电袭击的大树能存活下来,树下必定有神灵,因此经常有人在树阴下,尤其在榕树下摆设香案或在树旁空地建盖庙宇,风水先生和占卜者也常聚集于此。

宗教信仰从公元前111年中国的西汉时代起,儒教、佛教、道教开始从中国传入越南,对越南人的意识形态起了很大的影响。从中国传入的佛教为大乘佛教,越南人称为“北宗”。此外还有部分越南人信仰小乘佛教,并称之为“南宗”,从泰国和柬埔寨传入。信教的越南人中,信仰佛教的占比例最大,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各地寺庙不少。佛教徒忌杀生,讲因果报应。重大节日、个人生日一般都要到佛寺去拜佛,献礼,听和尚诵经。

天主教传入越南约有500多年历史。历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开始到越南传教,但遭到官方的禁止。最 早到越南传教的是奥德雷科·巴德诺和弗朗西斯·沙维尔两位法国传教士。法属时期,天主教在越南取得了合法地位,迅速发展。到了1966年,越南南北两地已有教区11处,天主教信徒300万人。基督教在越南也有不少信徒,主要分布在河内、海防、河西、承天、广南现港、波莱古、平顺等地。基督教为天主教分裂出来的新教派,传入越南只不过近百年的历史,在越南称为“福音”。1893年基督教牧师大卫·罗拉汉到西贡传教,随后陆续有牧师到越南传教,但遭法国殖民当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基督教才在越南立住脚跟。

越南南部的西宁、迪石等地的京族农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该教的全称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为吴文昭、黎文忠于1926年创立。该教将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探合在一起,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酥(圣道)、老子(仙道)、释迹(佛道)。高台教信徒可以供奉祖宗,但不能供草,不能使用纸马,要忌杀生、忌贪欲、忌荤、忌色、忌粗口,每日6点、12点、18点、24点要焚香诵经。

在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东川等地,有不少人加入和好教。该教为佛教的变体,由越南人黄富楚创立于1939年,因黄富楚居住的村子名为“和好村”,故以此取名,其含义为孝和交好。与佛教一样,该教也讲慈悲。博爱、大同和因果报应,信徒多为农民,又被称为“农民佛教”。和好教设僧侣,但不建寺庙,用一块红布代替神佛的图像,信徒早晚供佛两次,供品为鲜花和清水,鲜花代表坚贞,清水代表纯洁。

在越南生活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我有幸看到了越南的胡志明市欢庆南部解放日的盛景。越南朋友说,4月30日对越南南方的人民来说是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1975年4月30日那一天,越南的南方解放了。

在解放日临近的时候,南方各城市,尤其是胡志明市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

大街小巷都挂起了鲜艳的国旗,走在大街上红旗飘飘;各单位都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各家各户也是喜气洋洋的……人们很容易就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最令人激动的是在胡志明市的市中心的统一广场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民族风情园,在里面可以看到越南的各种风土人情,是越南的一个缩影。

越南的人棋是最特别的,吸引人眼球的是巨大的棋盘,但最让人好奇的是有人站在棋盘上,身穿有标志的服装,他们便是“棋子”。由在场外的“统帅”指挥“棋子”进攻的路线,走棋的方法和中国的象棋差不多。“棋子”正面对垒时,两方都尽全力对抗,互相打斗,弱的一方就被淘汰出局。整盘棋让人的感觉就是“活”的。

荡秋千也是越南的一个传统的节目,据越南朋友介绍,每次庙会都少不了的。

秋千很大,架子支得非常高,拉住秋千的绳子外面套着的是长长的竹竿,所以荡起来时,绳子不会弯,而且弧度也大。一般秋千上可以站两个人,下面有人用绳子拉。可以想象———身穿飘逸传统服装的越南少女站在上面,秋千被高高的荡起时,像飞舞在空中的蝴蝶。

“嘭嘭……”一朵朵烟花飞起,接着是一阵阵热闹的锣鼓声,往前挤一看,原来是水上木偶戏。越南水上木偶戏是世界木偶戏艺百花园里的奇葩。“水”是水上木偶的艺术生命,水上木偶戏的艺术家们把它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地。在一阵阵爆竹声、锣鼓声、螺号声中,龙、鱼、龟争先恐后跃出水面,这些神灵的动物角色,是按照越南民间传统绘画艺术进行塑造,涂上生漆金粉和各种色彩,显得质朴可爱。在水上木偶戏的传统保留节目中,人们可以看到金龟喷水,仙女随着“神曲”起舞的那种充满幻想色彩的表演。

在搭起的舞台上表演的是越南传统的戏曲,有改良戏等。表演的人身着传统的服装,唱着古老的曲子,跳着有节奏的舞蹈。那表演是很古老、很有特色的,受到当地人的欢迎,走到哪都会有这韵味十足的曲子萦绕在耳边。

民族风情园里,也有品种众多的美食展览,有春卷、米粉、卷筒粉等有越南特色的可口小吃。在那里参观,不仅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越南的各种风土人情。

2.泰国通常称呼人名时,在名字前加一个"坤"字,无论男女均可用,表示为"先生"、"夫人"、"**"之意。

3.泰国人忌讳用脚指物或指人,即便是坐着时,也不允许将脚尖对着别人,此举被视为不礼貌的做法。抚摸对方头颅或挥手越过别人头顶,被视为有侮蔑之意,是禁止的动作。

4.泰国人认为右手高贵,而左手只能用来拿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因此,给别人递东西时都要用右手,以示敬意。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要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认为是鄙视他人。女士若想将东西奉给僧侣,宜托男士转交。如果亲手送赠,那僧侣便会张开一块黄袍或手巾,承接该女士交来的东西,因为僧侣是不允许碰解女性的。

5.尊重宗教。寺庙是泰国人公认的神圣地方,因此凡入寺庙的人,衣着必须端庄整洁,不可穿短裤、迷你裙、袒胸露背装或其他不适宜的衣服。在寺庙内,可以穿鞋,但进入佛殿时,必须脱下鞋子,并注意不可脚踏门槛。每尊佛像,无论大小或是否损毁,都是神圣的,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对佛像做出失敬的动作。

6.尊重王室。在泰国处处可以见到国王和王室的人像,如硬币、纸币、日历牌、挂图等,由此可见对皇室的敬重。游客要小心表现适当的礼仪,例如在公共场合有皇室人员出席时,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动作,跟着照做。

7.不要在公共场所做有伤风化的举动,例如在公共场合应避免和泰国人接吻、拥抱或握手。除在某些海滩允许日光浴外,在其他地方,泰国人不喜欢这种行为,尽管未触犯法律,但是违背了泰国人的佛教理念。

饮食

泰国人主食是大米,喜欢吃酸辣食物,由于常年炎热,习惯饮用冰茶。泰国菜式通常选用新鲜的材料,菜的味道以辛辣为主,且调味料花样繁多,如有辣椒、咖喱、雨露、虾酱、椰奶等等。泰国菜多数由淡素的食品组成,包括鱼、蔬菜和饭,再加上一些香料和酱汁。但无论饭餐是否丰富,都必有餐汤,与我国的粤菜风格相似。

5.1、穿花格裙的苏格兰男人

男人穿裙子在世界不多见,苏格兰男人就是其中一例。头戴小黑呢帽,身着花格裙及短袜,手上拿着管风笛,这是苏格兰男人引以为傲的打扮。苏格兰人爱穿花格裙,是因为不同图案的花格布代表着不同的氏族,每一个氏族都为自己设计一种代表氏族精神及血缘关系的花格布裙。当氏族人穿上自己氏族的花格布,,也同时穿出了他们族人的骄傲、责任与忠诚。

2、民俗礼仪

英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及保守又富有幽默感。英国人倾向于接受熟悉的事物,对于新奇或者外来的东西总是持怀疑的态度。英国人比较谦虚,自夸是没有教养的表现。英国人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幽默感。英国式幽默的出发点自我贬低,以自负为大敌,其最终目的是能够自嘲,嘲笑自己的缺点、失败、窘境乃至自己的理想。他们不相信华丽的词藻和自夸之词。英国人热爱体育,现代形式的体育运动几乎全是英国人的发明,如拳击、橄榄球、曲棍球和网球等。